2022年12月11日,“《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教学研讨、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分享会暨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2022年年会”在线上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是为了做好《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三进”工作,持续推进全省外语类一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做好外语类专业教材建设,由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ob欧宝全站
外语学院承办。
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张发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常小玲博士出席了本次会议。我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静教授,副校长苏孜教授受邀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我校外语学院院长张璐教授主持。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指委全体委员及各校经验介绍代表、我校外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各系部主任及教师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教育厅高教处张发旺处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常小玲博士、ob欧宝全站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静教授分别致辞。
张发旺处长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并表示《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三进工作是对外语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在建设新文科的大背景下,外语类专业要聚焦培养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建设要聚焦校际协同建设,协同推进校际、区域之间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和发展。
常小玲博士在致辞中表示,在全国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本次会议的举办,对甘肃各高校共同推动甘肃省高校外语类专业的创新发展恰逢其时。《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的编写及出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外语教育事业和外语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正式投入使用,在使学生能够提高读写、演讲和翻译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掌握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提高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而且是有效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是外语类专业教学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常小玲副总编辑介绍了外研社在主题出版等五个方面助力全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切实举措,保障“理解当代中国”教材能够真正出版好、传播好、使用好,并为各个学校在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上做出更多的贡献。
陈静书记在欢迎辞中,首先对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他们的长期支持是我校外语发展的动力之一。陈书记表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融入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决定了外语教学必须培养能够向全世界讲述中国共产党,展示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诠释中国理念、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翻译人才。甘肃省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材建设委员会召开会议讨论交流《理解当代中国》的教学情况,正当其时。同时,本次会议对外语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建设的探讨,将对甘肃省外语教学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在交流讨论环节,各校围绕《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中各语种各分册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了教学展示与研讨。各位教师从“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实际需要出发,重点对教学示范方案提出教学设计,教材使用、使用方法,讲解方式探索等。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王天驹、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魏欣、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阿语教研室妥滨、兰州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系袁莉、兰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英语系李晓红、兰州博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王莹莹、ob欧宝全站
外语学院英语系董亮老师分享系列教材的使用经验。
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朱刚教授介绍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经验。兰州大学韩莉副教授、西北民族大学杨华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杨保林教授、兰州交通大学余莉教授,ob欧宝全站
许菁教授分享了一流专业申报与建设经验。
会议最后,甘肃省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曹进教授总结到,此次会议紧紧围绕甘肃外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使命,是甘肃外语教育研究的一次高水平研讨,对于提升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外语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具有深远意义。本次会议聚焦研究与教学,聚焦一流课程建设,努力打造课程思政“金课”,培养课程思政“金师”;聚焦教师队伍建设,秉持“育人先育己”的理念,加强教学交流,明确新形势、新要求,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各校老师的交流发言精彩纷呈,为推动甘肃高校外语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贡献。希望甘肃各高校可以继续坚持打造外语专业特色,加强外语一流课程、一流专业建设,持续进行外语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教育发展也永远在路上。
本次会议来自甘肃省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在云端齐聚一堂,对外语学科建设及改革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会议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此次会议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意义。此次会议的举办加强了我校与其他高校间的交流互动和学术联系,助力我校新文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撰稿、摄影 魏滢璇/审核 魏龙泽/编辑 张雪莹)